現生種船蛸


Paper Nautilus 的正式中文名稱叫做船蛸,台灣附近海域常見的有兩種,分別為扁船蛸(Argonauta argo)和闊船蛸(Argonauta hians)。較小型者,就是闊船蛸,而較大為扁船蛸。
  雌性成年扁船蛸的殼徑可達二十公分,表面有凸起、細緻的多條放射肋,但卻非常薄、輕,顏色淺米白且半透明,所以又叫牠做紙鸚鵡螺;雄性個體無殼,同時身體非常小,只有雌性的十五至二十分之一而已。
  母扁船蛸用她的第二腕(從章魚右眼往下算,最接近的一隻手臂稱為第一腕,順時鐘排列下去分別是第二、三、四……腕。)分泌一種類似塑膠的物質來製造殼,因此日本人稱之為貝殼章魚;牠有兩隻特化成扇狀的腕,那就是由殼內翻出來「抱住」殼的手臂。但稀奇的是,這殼的主要功用卻不是給自己住的,那是牠生育後代用的卵匣!
  這種章魚的變色力超強,從紅、黃、綠、紫、藍、褐,到黑、白、灰、銀色都能快速顯現,而且連體表斑紋也會隨環境改變,堪稱海中變色龍。牠可在海底爬行,但更常被發現漂游於表層水域;台灣近海數量並不算少,只是一般人不大有機會看到活體,頂多僅會在海岸邊發現被浪沖上來的空殼子,而這些殼又因為太薄、太脆,所以多半已成碎片。


 



 



兩個星期前在大甲溪就這麼不小心遇見了它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臺灣石頭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